針對氣動閥體的復雜結構,提出了熔模鑄造一機加工的加工方法,并編制了合理的工藝規程,完成了閥體的鑄造加工工藝編制研究,對氣動閥的加工及氣動技術的國產化具有實際指導意義。
隨著我國氣動技術的提高,氣動工業得到了很大發展,氣動元件的市場占有率逐步擴大。其中,氣動閥的市場產值較大,氣動元件雖然是小的配套產品,但其技術含量高,工藝和裝備要求都較嚴格。如果加工誤差過大,可能導致零部件組裝困難,嚴重時可能影響整機裝配精度及傳動效率。因此,找到一種效率高又易保證精度的加工方法尤為重要。文章以0.25 t氣動葫蘆閥體為對象對其加工工藝進行了研究。
一、閥體結構分析
(1)工藝分析
由(圖1)可知,該零件外形不規則,結構復雜,孔洞很多,存在圓弧凹槽、內斜面、方形盲孔等傳統加工方法難以加工的表。
(圖1) 閥體零件視圖
(2)加工方法分析
目前針對這些結構特點主要采取的加工方法是特種鑄造和數控加工,但數控加工設備費用、工時成本及勞動力成本均高。文章提出了熔模鑄造與傳統機加工相結合的方法,擬解決復雜表面難以加工、成本高的問題,具有適用范圍廣、經濟性強等優勢。
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孔較多,機加工時靠同一夾具自身精度保證各孑L位置精度,靠加工者操作技能保證各孑L尺寸及表面精度。用此方法加工簡單,生產成本低,效率高,精度容易得到保證。
二、熔模鑄造加工工藝設計
2.1壓型設計
壓型種類選用鋁或鋼質機械加工壓型,分型類型選用水平二開型,壓型結構主要包括成型部分、起模裝置、定位和鎖緊機構等,如(圖2)所示。
1一支攆銷;2一頂板;3一頂塊;4一定位銷;5一下壓型;6一上壓型;7一型芯
(圖2)壓型設計裝配簡圖
該壓型結構緊湊,裝拆方便,結構簡單,穩妥可靠,能有效地保證鑄件毛坯的尺寸與質量.確定型腔尺寸時,主要考慮模料和鑄件合金的收縮以及型殼熱膨脹等3方面的因素,再加上壓型制造的公差.前3方面的因素是隨鑄件的結構和工藝過程的不同而變化的,因此用式(1)能求得近似的型腔尺寸大小
式(1)
式(1)中,L為壓型尺寸(mm);l為鑄件毛坯尺寸(mm);ΔM為鑄件的尺寸公差;Δl為總收縮率,Δl=Δl1+Δl2+Δl3,Δl3為模料收縮率,Δl2為合金收縮率,Δl3為殼型的變形量,其中Δl2取為0.5%,Δl3取為0.5%~1.2%。
2.2熔模鑄造工藝過程
熔模鑄造主要工序:制模一涂料制殼~脫臘、型殼焙燒和澆注。
(1)制模模料要求:
熔點要適合,一般在60~80℃,軟化點不低于35℃;具有一定的強度和表面硬度;流動性、成型性、涂掛性和焊接性好;冷卻時的收縮和加熱時的膨脹要??;比重小,灰分少,制取方便,能夠回用,價格便宜,對環境和人身無害等等。針對閥體的特殊性,選取1號配方即石蠟一硬脂酸模料。經過化蠟、調蠟將模料配制好,然后采用壓力注入法將其注入壓型,注意控制壓力、流速和壓型溫度,室溫應控制在18~25℃范圍內。熔模制取之后進行修正清理,去除飛邊、毛刺,并用烘熱的干凈紗布在蠟模表面擦拭一遍以提高光潔度。
(2)涂料制殼
涂料中最基本的兩個組成是粘結劑和耐火材料,其中粘結劑直接影響型殼及鑄件質量、生產周期和成本.面層和加固層均選用水玻璃作為粘結劑,其規格要求如下:模數3~3.4,化學成分中SiO2:占21%~23%,Na2O占6.5%~7.5%,比重1.37~1.39 g/cm2,淡青色。其中,模數和比重對熔模鑄造中的型殼質量影響極大,模數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型殼硬化質量的好壞,比重的大小影響涂料的涂掛性、涂掛層的厚度。使用前須作相應檢驗,如不符合相應指標要求,可根據相關公式計算出調整其模數和比重時所需要的水和氯化銨。
除水玻璃以外,制殼還需用到的原材料及其規格要求如下:
①精致石英粉(耐火材料):粒度270 ~300目,SiO2:含量>95%,粘土含量<4%,耐火度1680℃;
②高嶺土:粒度270~300目,SiO2含量33%,Al2O3含量34%,pH值8.6;
③石英砂:SiO2含量>95%,熔點1680℃,面層50~100目,2層40~70目,3層20~40目,4層10~20目;
④聚氯化鋁(硬化劑):鹽基度40%~60%,Al2O3含量10%~14%,比重1.18~1.21 g/cm2,pH值2.5~3.5。
原材料在使用前應先進行預處理:
①將檢驗合格的水玻璃比重調至1.285 g/mm2;
②石英粉、高嶺土使用前經過850℃、保溫1 h的高溫焙燒;
③石英砂使用前先用水洗,然后在太陽下曬干;
④海鷗洗滌劑按1:4稀釋。
涂料的配制:
該步驟也是保證涂料質量的重要一環,配置時注意各組分應該均勻分散,相互充分混合和潤濕。即耐火材料不成團,與粘結劑充分混合、分散和潤濕,以保證涂料性能優良其次,設備、加料次序和攪拌時間均會影響涂料質量。
結合實際生產經驗提出具體操作步驟如下:
①面層
水玻璃:石英粉=1:1.1.稱量后放在一起攪拌,并加入海鷗洗滌劑作為滲透劑。攪拌均勻后用60目的篩子過濾,靜置40min后調整粘度至18~20 s。海鷗洗滌劑加入量為向每kg水玻璃加入10 mL已稀釋的洗滌劑,粘度測定適用孔為qb6mm的粘度計。
②加固層
水玻璃:石英粉:高嶺土=1:0.4:0.4。稱量后加入海鷗洗滌劑放在一起攪拌,而后用60目的篩子過濾,靜置40min后測定調整粘度至15~18 s。如果在用過程中粘度明顯增長,仍應繼續調至15~18 s。
制殼工藝:
由于水玻璃不是單一化合物,其制殼工藝過程比較復雜,每一層需要上涂料、撒沙、空干、硬化和晾干5個步驟,其中硬化較為關鍵。用聚氯化鋁作硬化劑,其粘度大,對涂層滲透硬化速度慢,型殼強度高,硬化反正時不產生有害氣體。
制殼的操作過程如下:
①用無水乙醇涂刷裝配好的模組,去除油脂;萬方數據62 三峽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 2009年12月;
②將模組浸泡于面層涂料中,然后提起,輕松撒去多余涂料,使涂料均勻附在模組表面;
③均勻撒上面砂,自然風干1 h;
④浸入硬化劑中硬化5 min,取出后在清水中洗去多余硬化劑;
⑤在風扇下強制通風風干,以模組顏色剛剛開始發黃時為宜;
⑥上第2層涂料,并撒20~40目砂,硬化5 rain,風干1 h;
⑦重復⑥的工序共4次,其撒砂粒度、硬化及風干時間見(表1)。
(3)脫蠟、型殼焙燒及其澆注
采用熱水脫蠟法脫蠟,設備需求簡單,費用低,蠟回收率高,脫蠟后的型殼內腔可能存在殘余蠟料及粘附的皂化物,宜用熱水沖洗一下。脫蠟的模殼經過8 h后進行焙燒.焙燒時規格參數要求如下:在低于300℃爐溫時送入爐H75中,并保溫1 h,繼續升溫至850℃,保溫1 h,然后停爐冷卻。澆注前在鐵箱底部鋪上一層約100 mm的砂,然后放上模殼,在其周圍再圍上適量的砂等待澆注。
三、結 論
(1)分析了0.25 t氣動葫蘆動力閥體結構復雜性的表現,提出了合理的加工方案。
(2)設計了熔模鑄造工藝過程,特別對其壓型設計和型殼制造工藝進行了詳細的研究,對熔模鑄造實際生產具有指導意義。
——本信息摘自網絡未經證實,僅供參考